蛋白组学资讯:百趣协助,非小细胞癌转移机制新解-展会信息-资讯-生物在线

蛋白组学资讯:百趣协助,非小细胞癌转移机制新解

作者:上海阿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-07-29T08:47 (访问量:5405)

x; border: 0px solid rgb(229, 231, 235); --tw-shadow:0 0 transparent; --tw-ring-inset:var(--tw-empty, ); --tw-ring-offset-width:0px; --tw-ring-offset-color:#fff; --tw-ring-color:rgba(59,130,246,0.5); --tw-ring-offset-shadow:0 0 transparent; --tw-ring-shadow:0 0 transparent; outline: none !important; position: relative; display: inline-block; width: 639px; text-align: center;">
图1. NSCLC组织PFN1的IHC分析图像/Kaplan–Meier生存分析
图1. NSCLC组织PFN1的IHC分析图像/Kaplan–Meier生存分析
2.PFN1可促进NSCLC中Mv的分泌
为了进一步研究EVPFN1 OE细胞之间的分子差异以及影响NSCLC的可能信号通路。作者利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方法(TMT定量蛋白质组学)描述它们之间的蛋白质水平。差异蛋白质(DEPs)筛选条件为P<0.05和倍数变化≤0.83或倍数变化≥1.2。结果确定了581个差异蛋白质,其中327个上调的蛋白质和254个下调的蛋白质(图2)。

图2.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热图
图2.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热图
接下来,利用富集分析来确定这些DEPs是否可以指向任何特定的生物学功能,从而可以深入了解它们在生物学功能上的差异。GO注释表明DEPs涉及蛋白质结合、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和细胞器组织(图3)。大多数不同表达的蛋白与细胞器相关,这与PFN1在细胞膜运输中的作用相一致。同源蛋白群簇(COG/KOG)分析显示,DEPs参与了翻译后修饰、蛋白质转换、伴侣蛋白、细胞内运输、分泌、囊泡转运和信号转导机制(图4)。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,我们推断PFN1可能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外囊泡分泌,进而促进NSCLC转移。
图3.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
图3.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

图4. 差异表达蛋白的COG/KOG分析
图4. 差异表达蛋白的COG/KOG分析
由于PFN1在细胞膜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,而MVs是癌症转移的关键介质,我们从临床样本的血清中提取了细胞外囊泡(MVs和外泌体)。通过一系列实验,发现PFN1可能调控MLC的磷酸化,而磷酸化可以调节MV的分泌。
3.来自PFN1OE细胞的MVs促进了NSCLC细胞的迁移
Mv是癌症转移的关键介质。作者收集了转移性(n=25)和非转移性(n=20)肺癌患者的血清样本,并提取了Mv(图5)。作者通过一系列过表达,以及伤口愈合和Transwell迁移实验,发现PFN1可能通过诱导MV分泌促进NSCLC转移。
上海阿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

地 址: 嘉定区新培路51号焦点梦想园5层

联系人: 高小姐

电 话: 400-664-9912

传 真:

Email:marketing@biotree.cn

相关咨询

nature子刊 (IF=15.7)|西安交大郭燕教授团队解析pt-DVT,9种代谢物panel赋能早诊,同步挖掘治疗关键靶点 (2025-09-19T00:00 浏览数:1385)

Food Chem X. (IF=8.2)|云南农大高晓余/田洋教授团队优化草果黄酮提取技术,解锁草果药用潜力!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1711)

Mucosal Immunol.|呼吸道感染 “防线” 藏在哪?人腺样体单细胞研究:拆解M细胞的免疫启动机制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2177)

IF=10.7! | 郑大一附院张毅、王丽萍团队:L-苯丙氨酸比CT更早“说话”,引领NSCLC联合治疗早期预后诊断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2776)

nature|巨噬细胞的“细菌营养餐”:代谢回收如何为免疫反应“供能”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4723)

nature medicine (IF=50)│从血浆蛋白质组学看三大神经退行性疾病:共性机制与特异性标识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5886)

MetPro-II:代谢-蛋白互作在精准医疗药物筛选中的突破与应用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6227)

npj precis. oncol. (IF=8)|单细胞与空间转录组学整合解析:前庭神经鞘瘤的细胞异质性与空间生态位特征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6495)

IF=13.2|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团队:蛋白冠+AI解码心脏肿瘤双重标志物,CCT7与TBXAS1点亮共病诊疗新路径 (2025-08-23T00:00 浏览数:7403)

Arabian J Chem.|海南大学汪瑞敏教授研究团队成果:鸡矢藤叶XO抑制剂筛选获突破,天然药物开发迎来新曙光! (暂无发布时间 浏览数:8445)

ADVERTISEMENT